截至3月31日,深圳機場邊檢站累計查驗出入境外國人34萬人次,同比增長50%,數量居深圳各口岸首位。其中,入境外國人17.3萬人次,同比增長52.3%,免簽入境占比55.5%,同比增長170.5%。
深圳機場2025年第一季度預計淨利潤1.33億至1.83億元,同比增長41.11%至93.97%。
4月10日,花旗銀行與越南航空簽署諒解備忘錄,承諾提供超過5.6億美元資金支持其戰略投資計劃。此舉旨在幫助越南航空增強運營能力並擴大國際航線網絡,同時花旗還将提供戰略咨詢服務,助力其建立穩健的财務框架和有效風險管理。
在省通航協調管理服務中心指導下,安徽省通航飛行服務站完成《2025年度安徽省低空空域航線劃設方案》編制與申報,該方案已正式獲批。此次獲批的低空空域達30個,同比增長43%;低空航線27條,同比增長50%,均創歷史新高。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上海市加快“人工智能+政務服務”改革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實施方案》,旨在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提升政務服務效率,特别是在涉外服務領域實現重大突破。方案提出深化“上海國際服務門戶”建設,優化外籍人員一站式綜合服務中心功能,整合和提升企業出海綜合服務平台,為市民和企業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
4月10日,歐洲飛機制造商空客公司宣布,2025年第一季度共交付136架飛機,較去年同期的142架略有下降。盡管面臨供應鍊挑戰,空客在第一季度仍獲得了280份訂單,扣除取消訂單後,淨訂單總數達到204架。
清明假期期間,廣州白雲機場口岸迎來出入境人員12.9萬人次,其中7900余名為24小時直接過境人員,較去年同期增長30%。邊檢站查驗入境外國人超過2.48萬人次,同比增長40%,主要以旅遊、商務和探親為主。持商貿簽證入境的外國人同比增長超過101%,占入境外國人總量的23%。免簽政策使免簽入境的外國人占入境外國人總量的40.6%。
珠海港2025年一季度貨物吞吐量達1273.2萬噸,同比增長5.52%。其中長江流域貨物吞吐量為427.29萬噸,增長1.53%;珠江流域貨物吞吐量為845.91萬噸,增長7.67%。
桂林兩江國際機場宣布與馬來西亞峇迪航空和大灣區航空合作,恢復桂林至吉隆坡和香港的航線。自3月27日起,峇迪航空每周二、周四或周日執行2至3班;4月15日起,大灣區航空每周二、周六執飛2班。
山東省港口集團發布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山東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超過4%,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超過7%。
川航将于4月27日開通成都直飛馬德里航線(每周4班),4月30日開通成都直飛槟城航線(每周5班),並加密至迪拜、溫哥華和羅馬的航班。國航計劃4月28日復航成都至巴黎航線(每周1班),6月30日起加密成都至東京航線至每日1班。預計到2025年,成都國際直飛航線将超80條,助力其成為“中國航空第四極”。
4月8日,廈門空港公布2025年3月運營數據,飛機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和貨郵吞吐量均實現同比增長。3月份,廈門空港飛機起降16020架次,同比增長1.68%;旅客吞吐量達到229萬人次,同比增長3.78%;貨郵吞吐量為3.39萬噸,同比增長9.30%。
4月8日,廣州市番禺區在廣州南站詹天佑廣場成功舉辦“空中的士”快速出行網絡發布活動,標志着全市首個“空中的士”快速出行網絡正式啟動。番禺區人民政府與深圳市東部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布局首批低空出行基礎設施25處,並發布文化旅遊、應急保障、商務航空等“低空+”應用場景,即日起開通商務飛行預約服務。
天眼查App顯示,該公司于4月2日成立,法定代表人為祝濤,注冊資本500萬元人民币。公司經營範圍廣泛,涵蓋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開發、通用應用繫統、基礎軟件開發、智能控制繫統集成、智能無人飛行器制造及航空運輸設備銷售等領域。
4月7日,香港機場管理局董事會委任張李佳蕙為行政總裁,任期三年。她曾帶領2024年客運量達5310萬人次,貨運量490萬噸,增長顯著。
4月3日,青島市公布《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五年規劃(2024-2028年)和2035年遠景目標》,旨在到2028年初步形成核心功能和框架,實現“強輻射、強功能、強引領”的全面躍升。該規劃将青島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國際航運樞紐,提升空港樞紐能級,打造具有上合特色的自由貿易空港。到2035年,青島港貨物吞吐量将達到8.1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到4200萬標準箱,空港旅客吞吐量達到5000萬人次。
4月3日,青島市交通運輸局發布《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五年規劃(2024-2028年)和2035年遠景目標》公開征求意見。
清明假期期間,北京兩機場預計運輸旅客約93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顯著。出行高峰在4月3日,返程高峰在4月6日。熱門目的地包括廣州、杭州等國内城市及日本、俄羅斯等國。
甯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一季度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10.9%,貨物吞吐量增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