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宏大叙事,而是和每一家企業和每一個人都切身相關的目標。
(2023年12月24日)“斷崖式”降溫,成為最近的一個熱詞。
冬至日,北半球“夜最長”的一天,也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標志着天氣開始進入最寒冷的一段時間。
而今年冬至,不分南北,人們的統一感受都是“寒冷”,這種變化在南方更為明顯。
就在不久前,南方大部分地區氣溫仍繼續上揚,達到近期高點。長江以南最高氣溫普遍超過20°C,甚至不少地方達到25°C以上,讓人們忘記冬天已經開啟了好長一段時間。
随着最強寒潮南下,南方氣溫開始斷崖式下降20°C左右,終結自立冬以來罕見的暖熱。
不久前,世界氣象組織曾宣布,2023年是有記錄以來人類歷史上最熱的一年,為何現在寒潮卻如此強勁?科學家們可以解釋這種“熱與冷”的反常現象,但整個世界更需要關注的是,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已經日漸顯現。從國際到國内,相關的話題和議題日漸受到重視。
一周多以前的12月13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在阿聯酋迪拜閉幕,198個締約方達成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文件——《阿聯酋共識》。
這份文件,旨在使“将全球升溫控制在1.5℃以内”目標保持在可實現的範圍内,呼籲各締約方從化石燃料轉型,實現淨零排放;鼓勵各締約方提交國家自主貢獻(NDCs),包括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增加兩倍等新目標。
從《巴黎協定》到《阿聯酋共識》,八年時間,有成績也有遺憾。成績是進一步鞏固了全球不可逆轉的綠色低碳轉型趨勢,為未來指明了方向,向國際社會發出了強有力的積極信号。
而中國在這方面也走在了世界前面:2020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中國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
這就是著名的“雙碳目標”,也是當下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進程中,各行業與企業需要關注並為之努力的事情。
這不是宏大叙事,而是和每一家企業和每一個人都切身相關的目標。
明顯可以看見的是,近幾年來,在一繫列政策措施推動下,ESG對企業經營的作用已不可忽視,並已成為決策過程中的重要參考。
政策方面,僅看最近一段時間,央行及各地政府出台衆多可持續發展相關政策,其中較多涉及綠色建築領域;11月,多地都有對綠色建築提供公積金貸款額度上升等政策支持,從需求端來推進綠色建築的發展。
此外,在如今競争激烈的商業環境中,優秀的ESG治理不僅賦予企業長期競争的優勢,使企業更加負責任、透明和可持續地運營,更能提高品牌形象和聲譽,吸引投資者與消費者的青睐,並赢得更多金融資源。
通過采取可持續的經營模式,企業能夠降低風險暴露度、優化資源利用效率,並創造具有共享價值的成功故事。
而且,意義絕不僅僅局限于投資回報和企業利益,也代表着對社會、環境以及未來世代的負責任承諾。通過關注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有效的公司治理,為企業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對整個社會産生積極影響,推動創新和變革,為我們共同的家園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知易行難,帶着對企業ESG治理的熱忱,以“可持續未來”為主題,2024觀點ESG圓桌将于2024年1月9日首次召開。
會議現場将匯聚各行各業行業大咖,以演講、對話、交流的形式,共同探讨ESG治理模式與邏輯,梳理ESG實踐新成果,分析優秀ESG案例,並在革新與模式轉變中開啟新的ESG未來。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和光
審校:勞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