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地産敏銳的觀察到在内地的住宅市場上,北京和上海對高端豪華住宅物業的需求仍然強勁。
觀點網 10月22日,太古地産聯手陸家嘴集團在内地的首個項目"太古源·源邸"在上海正式啟動預售。
陸家嘴太古源源邸規劃建築面積達到11萬萬平方米,共有11棟住宅樓,共計378套住宅。項目首期計劃推出預售2棟前排濱江住宅樓、共計50套住宅,戶型分别為278平方米與388 平方米。
從地圖上看到,太古源源邸距離黃浦江面僅有一塊綠地,為了将江景最大化利用,首期的兩棟住宅樓均采用了高挑空的設計,15層的規劃樓層可銷售面積分别只有13層和11層,並且為了将頂層的觀景效果達到最佳,設計成頂樓大平層,面積分别達到550平方米及750平方米,也因此縮減了項目的可售套數。
同時1期項目規劃中除了兩棟住宅樓外,還設計了兩棟人才公寓,其中一棟因拿地要求由太古地産自持,另一棟人才公寓則是由太古代建。
太古源的預售也標志着太古地産也正式進軍中國内地住宅物業市場。
與碼頭的緣分
太古地産于1972年在香港成立,于香港、中國内地、新加坡及美國均有投資,由于歷史原因,其母公司位于倫敦,即英國太古集團。
英國太古集團成立于1816年,至今已經有208年的時間,其厚重的歷史使得香港與上海都曾留下他的痕迹,為太古地産的發展提前打下了基礎。
以經營航運業起家的太古,在19世紀末一直在東南亞做着進口原蔗糖的生意,彼時英國已經獲得香港的租賃權,便開始在鰂魚涌逐漸購入大片土地,並于1882年成立太古糖業公司並興建太古煉糖廠。
為了滿足日漸龐大的運輸船隊需要,太古需要在遠東地區自設維修設施,于是在1907年建成當時能夠容納全球最大型船舶維修的太古船塢。而在70年後太古地産在香港的首個住宅項目--太古城便是在太古船塢的舊址上開發的。
上世紀70年代太古船塢遷出後,原址的大片土地被太古地産分階段重新發展,至1980年代末全部完成。據資料記載,太古城作為太古地産首個住宅項目,在1970年的售價不到20萬港币,戶型面積僅六七十平方米,如今已經暴漲數十倍不止。
在上世紀80年代末太古船塢的重新規劃全部完成後,太古地産還在當地進行填海工程,並在其上興建"海天花園",在太古城中心第二期完成後,區内再沒有新住宅興建。而在太古城中心第三期及第四期兩幢商廈入夥後,太古集團亦把太古城中心第一期翻新改建成商廈。
據了解,太古城住宅區占地面積53畝,内建有61幢住宅大廈,共提供12698個單位,單位面積由585至1,237平方呎,人口超過4萬,已經俨如一個小城市。
或許是巧合,亦或許是有意。太古地産旗下住宅項目進入内陸的第一站似乎在復刻當初在香港的起步。
太古源源邸的原址是上海原民生路碼頭,在20世紀70年代是上海地區唯一的散糧、散糖運輸的專業化碼頭,舊時稱為英商藍煙囪碼頭。
與英商相關且是散糖運輸碼頭,很顯然太古早在上個世紀便與這宗地塊結下了緣分。
據現場介紹,陸家嘴太古源名字中的"源",便是取自項目所在土地對上海的獨特意義以及與太古的歷史淵源。早在1908年,這里是由太古洋行建造及運營的太古碼頭,是上海當時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碼頭,也是遠東首屈一指的新型碼頭。
歷史總是如此的巧合,太古地産在香港的起家方式将内地重新上演。
加速步伐
盡管住宅業務剛剛步入内地,但太古地産的商業業務已經進軍内地已久。從2001年開始,太古地産在進入中國内地20年的時間里,僅開發了6個項目,其中便包括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和上海前灘太古里在内。
但自2020年以來,太古地産在内地的投資明顯加速。先後拿下上海張園建築群保護項目、北京頤堤港二期項目、與中免在海南三亞建立首個度假式購物商場,同時拿下上海洋泾地塊,即太古源項目以及前灘21号地塊項目,繼續打造前灘商業項目,並且兩個項目均是與陸家嘴集團展開合作。
與本土國企展開密切的合作是太古地産在内地迅速拓展版圖的主要手段,除去上海陸家嘴集團,在華南還與廣州珠江實業集團展開合作,拿下廣州天河路387号項目。
天河路387号與廣州太古匯購物商場相連,太古地産計劃将其翻新並作為太古匯高級零售物業組合的新增部分,這将使得廣州太古匯的建築面積增長43%。
在今年8月的中期業績發布會上,太古地産主席白德利指出,繼續相信香港和中國内地是最佳的投資機會。
太古地産對中國内地市場長遠前景的信心,也反映在其規劃中的投資項目上。
"我們的一千億元港币投資計劃自2022年宣布推行至今進展理想,尤其是中國内地市場。中國内地市場為推動收入增長的關鍵,在長遠擴展計劃中亦具重要的策略意義。"
"我們會繼續在一線及新興一線城市物色項目發展機遇,並根據一千億元港币投資計劃,2032年前把中國内地的總樓面面積增加一倍。"
重要的是,太古地産敏銳的觀察到在内地的住宅市場上,北京和上海對高端豪華住宅物業的需求仍然強勁。
撰文:高遠
審校:楊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