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一是在深化園區管理體制改革上尋求新動力,二是在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繫上尋求新作為,三是在規範招商引資治理型改革中尋求新模式,四是在深耕特色主題園區上尋求新突破,五是在創新開發主體商業模式上尋求新變革。
本文為葛培健先生在2024觀點産業年會上發表的主題演講
葛培健(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原總經理、觀點産業研究院顧問):今天匯報兩個内容:第一,新一輪改革“新”在哪里?第二,如何把握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
新一輪改革“新”在哪里?一是賦予新的戰略使命的主陣地,二是培育産業集群的主戰場,三是推進科技創新體繫建設的主引擎,四是探索對外開放新高地的試驗田,五是推進區域戰略協同發展的增長極。
如何把握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一是在深化園區管理體制改革上尋求新動力,二是在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繫上尋求新作為,三是在規範招商引資治理型改革中尋求新模式,四是在深耕特色主題園區上尋求新突破,五是在創新開發主體商業模式上尋求新變革。
新一輪的改革新在哪里?
一是賦予新的戰略使命的主陣地。現在我們的園區,相當一部分是由國企作為開發主體,要強化國企的戰略核心功能。什麼叫戰略核心功能?即是科技創新、産業控制和安全支撐三大戰略功能;三中全會還提出,要建立履行戰略使命評價制度,原來對園區開發主體考核,更多的是ERP财務指標,而這次是強化戰略引領,也就是強化戰略使命的履行,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
二是培育戰新和未來産業集群的主戰場。現在國家級産業集群大概有420個,包括先進制造業集群45個,戰新産業集群66個,江蘇、山東分别為37個、36個,浙江有21個。工信部在全國抓的有45個先進制造業産業集群。
三是推進科技創新體繫建設的主引擎。工信部總結了高新區的“2345678”,全國178個高新區貢獻了20%以上的工業增加值,集聚了30%的高新技術企業,建設了40%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還有50%的研發投入等等,這就是主引擎。
四是探索對外開放新高地的試驗田。全國經開區229家,高新區178家,所有的文件都說要進一步對外開放。高力國際作為咨詢顧問,正在幫助産業園區與硬核企業一起抱團出海。這次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經開區40周年座談會上做出指示,園區要做排頭兵、先行者、試驗田、示範區、推動者、生力軍,要求很高。專門提出要以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高質量發展。
這兩天蘇州工業園區正在紀念建園30周年,新加坡國務資政李顯龍去了。蘇州工業園區當中現在最大的開發主體新建元,他們公司領導曾跟我交流,他們已經跟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進行合資,淡馬錫作為相對第一大股東,並要打造影響未來30年的國際化生命科學産業園。蘇州現在已經明确,作為一個開放式創新的示範園區,聚焦擴大制度性開放。以前WTO更多的是貿易性開放,現在是推進制度性開放,也就是要支持蘇州工業園區探索構建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五是推進區域戰略協同發展的增長極。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都包括在内,這方面我就不展開了。可以看到這“五新”的政策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現在大家都在期盼年底中央召開重要會議,尤其是特朗普重新當選總統之後,我們如何積極應對。
我想尋求發展新動力主要體現以下5個方面:一是在深化園區管理體制改革上尋求新動力。中央相關文件上都提到:管運分離、股權優化、治理創新。這里講一個例子,在浙江蕭山的海歸小鎮——傳化科技城,他們從政府主導、企業主體模式到“改革特區”。政府與民營企業深度合作、聯合開發,探索政府主導、企業主體模式,以有效市場+有為政府的強大合力,最大限度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開發建設。數據顯示,該區域己帶動社會資本投資160億元,固定資産及研發投入己累計超過300億元。
這其中,浙江省委主要領導今年專門到傳化科技城考察指導,提出傳化科技城要成為浙江改革的“特區”,蕭山經開區與傳化集團統籌優化編制資源和人員配置,組建專班並啟動實質化聯合辦公,形成政企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你我,構建起政府與企業零距離溝通、高效化辦事協同場景。
在财權上,探索“以園養園”機制,賦予海歸小鎮傳化科技城相對獨立的财政結算機制;同時,由國企與傳化科技城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運營,而事權上,以事權下放、服務下沉為核心,探索“辦事不出園”機制,基本實現闆塊内事務一站式辦理,可見改革力度非常大。
什麼叫改革特區?特在發展定位,特在體制機制、特在歷史使命。他們的省委、市委和區委領導具有戰略眼光和改革思維,他們認為3.78平方公里的傳化科技城不是一個企業的事情,是浙江省的一件大事。傳化科技城作為全國第三個海歸小鎮,正在全力打造成為國内一流、國際知名的“海歸人才首選地、數字醫療新高地、産城融合的示範地”。
二是要在構建現代産業體繫上尋求新作為。今天重點介紹我的老東家張江高科,他們現着力聚焦産業細分賽道上布局,打造未來産業的核爆點。
大家知道我們現在受中美競争格局的影響,集成電路面臨兩大被卡脖子的環節,一個是設計環節,一個是高端裝備。張江高科就在謀劃如何成為産業賽道的布局者、産業資源的組織者、戰新産業集群的推動者,創新産業平台的引領者,關鍵産業資本的鍊接者,産業社區的營造者。
當年我們張江高科要轉型科技投行,十三五規劃提出科技地産商、産業投資商、創新服務商,前兩個商都有财務模型和商業模式,唯獨只有創新服務商沒有找到很好的赢利模式。但張江高科去年花了1500多萬與上市公司華陵股份,共同打造了一個張江集成電路芯片設計平台,盡管服務平台也是收費的,但反而加大了芯片設計企業的集聚度。
目前科創呈現一個重要的趨勢,已經從矽谷向矽巷延伸。張江科學城、蘇州工業園、傳化科技城原都屬于矽谷,現科創正在向矽巷延伸。
上海闵行區“大零号灣”,集聚了兩個大學,一個是上海交通大學,一個是華東師範大學,搭建了産學研用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平台。上海市政府已經發文明确,從今年5月份開始,每年給“大零号灣”專項扶持資金5個億,連續5年,並發文明确作為上海四大科創策源地之一。
三是要在規範招商引資治理型改革中尋求新模式。中國46年的改革開放,前35年是發展型改革為導向,後11年,也就是從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是治理型改革與發展型改革並重。對地方政府稅收規範就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來的,後來由于某種原因暫緩了,當時就體現了治理型改革,特别是今年5月30日28号文和《公平競争審查條例》發布,標志着以稅招商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未來怎麼做?我認為有這麼幾點:第一是要構建大招商服務工作體繫,即将招商引資與企業服務要一體化頂層設計。第二是要組建專業化的招商公司,第三是挖掘應用場景招商,第四是國資收購上市公司控股權成為産業布局的“快車道”。通過並購實現産業鍊的快速布局和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第五是加大“招才引企”政策扶持的力度。以前大家都是注重招商引資,而沒有着力發揮招商引智的作用,最近長三角有很多人才集團公司,加大“招才引企”的力度,而這些核心人才都是科創企業的領軍人物。
四是要在深耕特色主題園區上尋求新突破。目前上海有53個特色産業園,即53個産業集群,這樣就避免了内卷化招商、同質化競争。上海的53個園區,每兩年進行考核,分A、B、C、D,A類特别支持,B類一般支持,C類限期調整産業結構,D類要求退出,真正對土地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五是要在創新開發主體商業模式上尋求新變革。我認為一是要依托大數據招商帶來産業資源,二是要依托股權投資+退出形成收益閉環,第三是依托服務産品培育産品要素的根植性。所以我一直強調通過圈層化強鍊、數字化賦能、專業化牽引、平台化鍊接、資本化聯動、政企化協同。
原來我們國家試點的REITs發行僅在三大國家戰略區域,現在國家發改委和中國證監會已經常态化發行。據專家介紹,亞洲的REITs市場,日本、香港、新加坡占到了86%,中國占亞洲的REITs市場只有2.5%左右,未來這個市場很大,我認為産業園區類的“募投管退”,有了REITs這樣的退出機制,産業園區就可以形成可循環、可持續的發展機制。
撰文:葛培健
審校:勞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