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推動現代貨币理論走向實踐,推動復蘇起到了積極作用,但也帶來了供需失衡、通脹和财政金融風險上升等挑戰。未來政策走向何方?
在強勁數據的背後,美國經濟恢復面臨諸多隐憂,尤其全球地緣政治不确定性更加劇了滞漲的風險,短期面臨投資不足、消費信心低迷、融資成本上升、供應鍊瓶頸等問題。
當前的經濟形勢下,确定經濟增長目標有助于統一各個部門、各個地區的共識,有助于推動各方面政策的制定實施,也是扭轉市場預期的重要抓手。
在抑制通脹與持續復蘇的兩難困境下,美聯儲加息将如何推進?中國又将如何應對?這對于研判中美經濟形勢和理解兩國政策調控非常重要。
在五大發展理念的指引下,出口、外商投資、綠色投資、高技術投資、數字經濟發展将成為中國經濟韌性的五大支撐。
2022年,中國如能充分把握美國供需缺口仍較大的窗口期,多措並舉保障産能,則對美出口延續高增長仍可期待。
随着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鍊、雲計算等新技術的深入應用,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規模持續壯大,為金融科技發展提供了更堅實的數據基礎和更強大的科技動力。
以數字經濟發展作為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強大牽引力,打造智慧城市、提升區域協同、深化對外開放,将更好服務于“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經濟復蘇基礎並不牢固背景下,後續宏觀政策應當以穩為主、保持必要的支持力度,着重緩解制約實體經濟的結構性問題,並關注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及其連帶影響。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分析當前經濟形勢,明确下一步政策部署。整體來看,政策基調将從穩增長更多向防風險和促改革轉變。
強勁貿易數據背後已反映了全球經濟復蘇動能的改變,即從疫情控制較好、産業鍊完備的中國經濟拉動轉向更廣泛的復蘇,經濟刺激力度較大、疫苗推進迅速的發達經濟體是推升本輪貿易增長。
消費修復的背後,是前期“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政策成效的體現。展望2021,消費能否延續復蘇态勢,社零增長何日能夠回到疫情之前的水平,關鍵需要解決好五大挑戰。
近期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0年經濟成績單也非常亮眼,全球範圍内一枝獨秀的經濟基本面和穩健的貨币政策,是否将使人民币在2021年創下新高?年内“破6”的可能性又有多大?
2020年11月,中國對美出口達到46.1%的高增速,全球一枝獨秀。拜登新政府上任之後,屢經波折的中美經貿關繫又能否重回正軌?
沈建光
沈建光 京東集團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經濟學博士